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市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组织动态】大宁社区基金项目之编织带来的奇妙改变

内容来源:公众号“上海静安区众爱社区公益服务中心”

编织带来的奇妙改变

小时候的编织

是身上暖暖的毛衣

是妈妈一针一线的浓浓母爱

社区中的编织

是巧手里的生活用品

是阿姨们家务时间外的闲暇惬意

公益课堂上的编织

是倾注心血的公益善品

是学员们反哺社区的爱心传递

起针

“不一样”编织课堂中的第一挑战

经过前期精心的筹备,上海静安区众爱社区公益发展中心在大宁路街道社区服务中心5楼活动室开启了“爱心编织,传递计划”的系列课堂。前期通过编织课堂招募会招募到的10位热心公益、热爱编织的学员早早来到了编织课堂。

课堂开始,社工先为学员们讲解了课堂的大致安排及课程任务——每位学员进入到编织课堂之后,就要遵守编织课堂的独特规则:

坚持完成所有公益课程,不得无故缺席

积极参与课程中的每一个公益环节

在课程结束时完成课堂中的公益任务

社工介绍完课堂规则后,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样的课堂任务对他们来说是个不一样的“挑战”。在社工和编织老师的共同鼓励下,学员们带着对新挑战的好奇和期待进入到了“不一样”的编织课堂中。

课堂上,编织老师依次把编织材料发给大家。随后,开始向大家讲解编织最为基本的针法。学员们跟随着老师的步伐,在编织第一步起针后。一团毛线,两根棒针,学员们似懂非懂地步入编织的世界。

针线交错

磕磕绊绊中的编织时光

“陈老师,你快来看一下,我好像掉针了。”

“陈老师,你来看一下,这一排编织的好像和上一排不一样啊。”

“老师,我的线断了,怎么办呀!”

“老师,我感觉我织的好紧。”

......

掌握基础针法的理论知识后,编织工作并没有像学员们预想的那么顺利,各种各样的意外随之而来。

编织老师面对学员们提出的种种问题,耐心为大家指导讲解,甚至手把手帮助学员度过眼前的“难关”。

社工也在课堂上鼓励学员们互相学习,有编织基础的学员主动请缨,作为课堂小助理帮助零基础的学员们。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课堂中的这些小意外也都顺利解决。在“不一样”课堂的时光交错中,学员们的努力和互爱蔓延开来。

重复

坚持与创意间的交响乐章

新奇过后单一的重复劳动是对学员们最大的挑战。要完成一样编织成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随着编织工作逐渐变得单一,学员们也渐渐失去了耐性,大家对“自己是否能够完成任务”这件事也产生了怀疑。

面对学员们提出的种种困惑,社工都一一给予了耐心地解答:

“勤能补拙,孰能生巧,编织就是需要大家多多练习的,练习的多了,形成肌肉记忆,自然而然就会了。”

“有些事就算没天赋,只要有高度的热情和一颗执着的心,再加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都是可以办到的。”

重复的动作看似单一,但是在编织作品中加之自己的奇思妙想,就会交汇出独一无二、创意十足的精彩。

 

收针

从线团到成品的奇妙改变

随着公益课堂接近尾声,学员们手中的编织公益成品也逐渐成形。一路走来,学员们渐渐发现,亲手编织的公益成品不仅是彰显自己技能的成果,更是自己在课堂上一步步成长的见证。

在编织的课堂上,从零开始,学员们学习到的是一项编织技能;

在同伴的帮助中,从心出发,学员们收获到的是伙伴们的关怀;

在各方的鼓励下,从一而终,学员们体会到的是坚持后的成就感;

在公益的平台间,有爱而生,学员们承担起的是一份公益责任。

生活很平淡,但是用了心思就会大不同。投身于自己真正喜爱的事情时的专注与成就感,足以润色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琐碎日常生活带来的厌倦与枯燥,保留独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亮相

看得见的公益精彩

毛线和棒针,在灵活的手中不停地跳跃。经过编织的学习与实践,大家在丰收季,收获了琳琅满目的编织作品。

成品展示

公益无大小,

公益无年龄,

编织一份爱,

传递一份暖,

让我们一起感受“针心针意”!

 

项目寄语

“爱心编织,传递计划”项目希望,在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整合社区内外已有的资源,通过编织课程研发独具公益内涵的编织产品,从而为社区中有灵活就业需求的人员提供资金帮扶。

并将学员们在课堂中完成的编织作品通过爱心义卖的方式进行筹资,并将所筹得的资金回流至大宁社区基金,再由物质支持或服务帮扶的形式为社区困难群体提供帮扶。

我们期待与您一起分享精美的手工编织作品,期待您的关注,让我们一起把社区公益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