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又一张文化名片“刘海粟美术馆”新馆8月18日要正是开馆了,近日“克勒门”率先打开新馆的大门,带大家走进刘海粟的新“家”,感受这位海派大家留给这个世界的珍贵财富。
本期主讲嘉宾是艺术评论家林明杰先生,他从“海老的颜值”入手到“海老的才华”,详细梳理刘海粟的个人生平和艺术理念,让大家更好地走进刘海粟留给我们的艺术瑰宝。
刘海粟美术馆馆长朱刚打开了新馆的大门,让大家一窥这一上海新地标的美丽风采。新馆历经四年的修建,终于开门迎客,除了精美的外观,里面的宝藏同样精彩。馆中收藏了许多海老的作品,无论是油画还是国画,在刘海粟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各种技法的影子,这也是对中国艺术创造了两种高峰的体现。刘海粟认为绘画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定要“意在人心”,绘画对于海老来说就像是一种生命,他对近现代中国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刘海粟的女儿刘蟾女士带来了海老难得一见的珍贵照片。一个又一个小故事令人动容,也让大家走近了“父亲刘海粟”。
这次沙龙活动还一位神秘嘉宾来到现场——台湾主持人凌峰。他从1987年开始拍摄纪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拍就是三十年。凌峰说这“八千里路”就是“把活人拍死,把死人拍活,把自己拍老。”这些大多没有播出过的纪录片都是一部伟大的文化史,当海老1990年的一段采访录像出现在“克勒门”沙龙现场的屏幕上时,刘海粟美术馆馆长朱刚和刘海粟的女儿刘蟾都惊呆了。凌峰看着刘蟾说:“看,老爷子活了吧!”
凌峰与“克勒门”掌门人陈钢,两位70后、80后有着共同的追求和期待,心中都有一种文化的渴望,这让他们跨越两岸的距离汇聚在一起,现场合作表演《初恋女》。这样特别的画面,是“克勒门”值得被永远记录的美好瞬间!
刘海粟喜欢戏曲和音乐,在昆曲中汲取中国文化的力量。“克勒门”现场请来了昆曲澎派传人赵津羽,她通过边讲解边表演《牡丹亭·寻梦》的形式,让人领略了昆曲的迷人魅力。
海老最爱的作曲家是贝多芬,他认为贝多芬音乐里的热烈和激情跟他的艺术很相通。在“克勒门”现场,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常晓青演奏了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在贝多芬的音乐里海老的画作一幅幅地跃入眼帘,令人感受跨越时空的对话。
整场活动让大家感受艺术的力量,大家爱刘海粟先生,他不仅仅是画家、更是艺术界的先觉者,思想界的巨人,他的伟大精神,跨越了时空、跨越了地域,不断影响着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