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快讯】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承办第五届上海公益伙伴日“养老事业发展与社会组织”主题论坛圆满落幕
10月30日下午,由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承办的第五届上海公益伙伴日“养老事业发展与社会组织”主题论坛在上海公益新天地拉开帷幕。论坛云集了市、区两级民政、老龄等相关政府部门,各区县一线为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践者,关注为老事业发展的专家学者、媒体代表,以及来自常州、宁波、新疆等兄弟省市民政部门和社会组织代表。论坛由上海第一财经广播著名主持人小窗主持。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静安区民政局局长贾先斌分别做了致辞,充分肯定了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主办此次论坛的意义,相信此次论坛将催生出更多有益于养老事业发展的创新性研讨成果。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上海市户籍人口1438.69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13.98万人,占总人口的28.8%,也即每3人中就有1个60岁以上老人,上海已进入人口深度老龄化阶段。本次论坛围绕如何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产业格局,加快养老服务产品研发,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化队伍建设,培育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养老联动体系,“互联网+”助推智慧养老等热点问题,探讨养老事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态势,展望社会组织在参与养老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
论坛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以“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为主题,原上海市人口学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桂世勋围绕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参与居家养老和社区服务中的作用作了主题发言。圆桌讨论和现场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原上海市妇联主席、社会活动家譚茀蕓,静安区青凤老年生活护理服务社主任方佩儿,上海伙伴聚家养老服务社副总经理王应孜,上海福苑养老服务中心咨询部经理于凌等一众为老服务领域的实践者和专家,分别就国外社区养老,静安区居家养老亮点,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如何破解社区养老难题等议题做了深入探讨。
自2013年国务院发布“促进养老服务业”系列政策文件以来,“医养结合”与“长期照护”两大热点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论坛下半场就以此为主题。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副主任医师李水静作了题为“医养结合的现状与展望”主题发言,并就医养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所需政策作了进一步剖析。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市社会学学会秘书长张钟汝就建立合理医保支付梯度制度、打破医养分割作了观点分享,上海静安区日月星养老院院长虞民明介绍了日月星连锁养老案例。论坛最后,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大学终身教授、社会学家邓伟志及上海市民政局领导等作了精彩点评。
论坛现场还通过实物、展板等形式,同步展示当前养老服务的品牌项目及养老服务业的前沿产品。
静安区是全国第一个步入人口老龄化、上海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中心城区。截至2014年底,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达9.48万人,占总人口的32.35%;80岁以上高龄老人2.02万人,占老年人口的21.34%。近年来,静安区在养老工作方面有很多亮点和特色,如首创以社区为平台,发展社区服务为支撑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思路;创建“乐龄家园”,形成网格化服务站点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利用民间资本将宾馆改建为养老院;首创在社区中对护工和失能老人家属举办长期照护培训;首创对外地来沪家庭保姆试点准员工制的扶持政策等。值本次论坛举办之机,由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发起成立,旨在整合区域内社会组织为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好服务的“静安区社会组织为老服务联盟”揭牌。
对此,区社联会会长顾维民表示:“面对老龄时代,社会组织在养老事业发展中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区社联会将进一步发挥枢纽功能,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引导社会组织为推动养老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