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与汤文静接触是她当了静安区戏曲协会秘书长以后。
一个退休的街道领导干部,之前与戏曲并无过多的接触,她何以担当了戏曲协会秘书长的重任?带着疑问,我走访了她所带领的戏曲团队,总算解开了这个谜团。
从“戏白”到“戏迷”
翻开汤文静的简历,似乎很难从中找出她与戏曲有任何的联系。中学毕业后,她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随着知青大返城,汤文静回到上海,从一名小学教师到街道小学组的工作人员,再做街道团委工作,后又任街道民政科长、宣传科长,直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回城后的汤文静,仕途可谓顺畅,却与戏曲无半点关联。再加之她原来也并不爱好戏曲,对戏曲这门艺术来说,她是一个“白丁”。
“历史常常会与人开一个玩笑,当你想打开这扇门时,却推开了另一扇窗”。在误打误撞中,汤文静推开了戏曲这扇窗。
当汤文静推开戏曲这扇窗时,她被戏曲这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所震惊。这时的她就如同一个学龄前的儿童翻开了大学的“高等数学”课本,别说弄懂其中的内容,连看也看不懂。何况,她担当的戏曲协会下设七个戏曲剧种,分别是京剧、越剧、沪剧、锡剧、甬剧、评弹及少儿越剧,她更是一窍不通,不知从何抓起。
要想做好这件事,必须充分了解它才行。汤文静不甘心做一个戏曲的门外汉。命运之神既然为她打开了这扇窗,她就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而且干就要干好。
不懂就学,她先向书本学习。
她如一块海绵,尽情地在书本上吮吸着戏曲的知识。她又如一个习水者,在戏曲浩瀚的大海中畅游。在学习中,她跨入了戏剧艺术的大门。
从此她从一个戏剧的白丁,成为一个初知戏曲ABC的戏迷。
她用心在搞戏协
虽说,汤文静通过努力渐渐地走入了戏曲的大门。但懂点戏曲的门道并不等于就能搞好戏曲协会。搞戏曲协会更重要的还是组织、协调。为此,她将整个身心都扑了上去。
静安戏曲协会,下设七个戏曲剧种,每个剧种都是一个分会,由于戏曲本身的特殊性,再加之人员、排练场所、老师等各方面的原因,各个剧种都按照自己的安排在开展着活动。作为戏协的秘书长,她要时时关注着每一个剧种的活动,并不时为他们协调遇到的种问题。
为了节省钱,汤文静每个子儿都抠得很紧很紧。别的不说,就拿戏协搞的静安区首届戏剧节,共有七场演出,首场演出后,以后的演出,台上背景上的字她都自己去换。如第一场是越剧演出,第二场是沪剧演出,在第二场演出时,她用“沪”字去换掉原来的“越”字。虽说这样做她十分累,可省钱却办成了事,她十分高兴。
为了戏协,她可以说是尽了全部的身心。一次戏协要到敬老院演出,她正好身患疾病,上吐下泻,人浑身没有力气,可为了演出的成功,她抱病带着队伍去演出。等到演出结束后,她连说话、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还是别人把她送回了家。
为了群众的欢乐
戏曲协会成立是爱好戏曲人们的乐园。戏曲协会在组织、协调戏曲爱好者参加学习、交流、演出的同时,还要组织协会的会员开展“五进”活动。把活动的触角伸向学校、社区、部队、企业等等,总之把活动延伸到基层、延伸到群众中去,为群众带去欢乐。
那是一年的大年初一,戏曲协会组织了一支小分队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演出。为了让老人们感受到新年的欢乐,大年三十那天,汤文静到花市自费买了许多玫瑰花。演出前,汤文静将玫瑰花送到每位老人的手上,并送上一句新年的祝词。看看艳丽的玫瑰,听着可心的祝贺,老人们一个个笑开了花。演出时,那一段段精彩的唱段,使老人似乎又回到年轻的时候,一些老人不由地跟着哼唱了起来。一位九十几岁的老太,平时就喜欢哼唱几句京剧,这时她不由高兴地上了台。主动要求与演员对唱一段。别看老太年纪大了,平时走路总要撑着一根拐杖。这时的她,似乎年轻了,扔掉了拐杖,连唱带做唱了一段,还要独唱一段。
汤文静在旁边看着老人高兴的样子,不由流出了激动的泪水。因为这是她最想要的结果,把欢乐带给人们,使人们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爱。
培养戏曲后来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戏曲似乎与时代越来越远了,戏曲的观众被定格在中老年人群中,年轻人对戏曲不感兴趣了。
如何培养戏曲的后来人,使戏曲有人唱,更有人看。这是汤文静与戏协的同志一直思考的问题。
为了在青年白领中培养戏曲人才,汤文静与两新组织联系,先后组织了几场青年戏曲沙龙,在沙龙上陆续发现了一些喜欢戏曲并能演唱的青年人。汤文静把这些人组织起来,成立了静安青年越剧团。
青年越剧团成立后,先后排练了几折越剧折子戏,并根据形势的需要自编自演了几台小节目在商务楼宇巡演。也许青年人的心都是相通的,演出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而且通过演出喜欢戏曲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在后来白领们演出的节目中也常常能看到戏曲的身影了。
培养青年戏曲观众是汤文静考虑十分多的一件事。如何将戏曲也成为年轻人的最爱之一。汤文静想到了一句流行的话:从娃娃抓起,从青年抓起。
她与协会的同志们一起商量,并多次到教育局与有关领导协商,将戏曲送入学校,送进课堂。“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这时中央有关部门正好下发了在学校普及京剧等戏曲的通知,正是借着这份通知的动力,戏协送戏到学校的步伐加快了。
汤文静和她的同事深知,戏曲的普及是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能用“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方法循序渐进。于是,他们与其它协会联合,组成一台综合性节目到各个学校去巡演。戏曲与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一起呈现给学生,使同学们在慢慢的接触和欣赏中对戏曲有些感性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戏协还组织成员到学校去进行戏曲普及。
真是丹桂一枝满园香啊,而这丹桂就是静安戏曲协会的负责人汤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