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人类社会由政府圈、企业圈与社会组织圈三个圈组成。 改革开放以前,政府圈独大,企业圈和社会组织圈只能作为政府圈的附属存在,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和深入,社会组织圈和企业圈越来越作为独立而重要的主体,尤其是社会组织圈扮演着特殊的社会角色,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社会组织圈通过不同的途径赢得政府圈和企业圈的支持,政府通过授权委托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社会组织获得企业捐赠和借鉴商业运行模式经验,扩大资源集聚方式。但是社会组织圈内部不仅需要公益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而且还需要资源的嫁接和扩散,它最佳的平台在哪里呢? 四年前,为了增进上海公益组织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充分发挥资源效用的最大化,设立了上海公益伙伴日。从此以后,上海公益组织一年一度都会有一个大联欢。今年的上海公益伙伴日,可以概括出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形式多样性。既有不同内容的主题论坛和展示、视频和体验模拟,又有慈善商品的出售和捐赠。二是分散展示与集中展示有机结合。单一社会组织分散展区和区县社会组织集中展区共同构成上海公益伙伴日立体性的画面。三是参与人群的多元性。从政界的民政部和市政府的领导,到学界的高校专家教授、企业界和实务界的人士,与社会组织有关联的社会各界都纷纷亮相,沟通信息,提供智慧的火花。四是地域的扩散性。上海公益伙伴日明白无误地告诉世人,这是上海公益组织们自身的PARTY,但结果呢?随着上海公益伙伴日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地域的辐射性已经远远超出上海本身的界限。除上海之外其他省份的公益组织也频频参加上海公益伙伴日活动,使上海公益伙伴日几乎演化成全国性公益组织活动的大舞台。 上海公益伙伴日四年,深圳慈展会三年,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载体,就是公益组织通过展会的方式,相互之间传递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理念流、品牌流,使公益这个社会资本的蛋糕越做越大。当然,伙伴日和慈展会也有先天的不足,那就是举办时间较短,相互之间的交流无法深入。可以这么说,上海的公益伙伴日和深圳的慈展会,都还年青,需要丰富它的内涵,拓展它的外延,使公益组织的多元需求都能及时得到满足。 第一个建议是,增设港台和国外公益组织展台。通过港台和国外公益组织展台,使中国大陆的公益组织与港台和国外公益组织能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的成功经验与体验,把伙伴日和慈展会的区位性格局逐渐上升为全球性的视野,使中国公益与世界公益有机对接,发现中国公益存在的问题,及时缩小差异,真正做到公益无国界。 第二个建议是,增强与企业,尤其是与社会企业的联动。尽管在上海公益伙伴日和深圳慈展会上都有不少企业的参与,但参会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企业与公益组织互动的针对性略弱,这就需要调动企业参会的积极性。 第三个建议是,增加与其他政府部门的互动。上海和深圳的这两个活动,都是由当地政府,尤其是民政部门倡导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出席公益伙伴日和慈展会的官员,以民政部门官员居多,但财政税收部门、教育文化、发改委、编办等部门官员较少。这一现象的出现,在实际上也造成了其他部门对公益组织的不熟悉和不了解,影响相关政策的出台和执行。 有人把公益组织刚注册登记、靠捐款捐物、粗放式和偶发式的阶段说成是公益1.0,把逐渐了解公益理念和方法的阶段称为公益2.0,而把公益与社会共同促进和良性发展的阶段称为公益3.0。上海公益伙伴日和深圳慈展会恰恰已经进入公益3.0的状况,公益组织不再孤独,不再寂寞,走出圈养的孵化,寻找静态的公益组织与动态的公益组织之间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分享的是信息和经验,得到的却是资源集聚和整个世界的视野。可以这么说,政府圈,已经为公益3.0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扎实的基础。政府圈准备好了,企业圈也逐渐在准备过程中,现在的问题是,社会组织圈你自己有没有准备好,上海公益伙伴日和深圳慈展会,给了人们一个响亮的回答:公益组织准备好了!公益组织集群将会使公益事业变得越来越精彩,满足公益需求,使政府圈、企业圈和社会组织圈有机互动,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作者:徐家良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该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组织》2014年第23期(12月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