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市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静安区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入围第二届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50强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精神,落实市委1号调研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有关工作要求,及时汇集、总结、宣传、推广本市社会建设的实践成果和新鲜经验,不断激发本市社会治理的创新活力,由上海市社会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上海市社会建设研究会、上海社会建设网承办的“第二届上海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评选活动”,已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经申报、初审、复审、终审等阶段,最终评选出“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

日前,经评审委员会初审,依据“创新性强、示范性强、实践性强、认同度高”的标准,从100个申报项目中遴选出50个候选项目,其中静安区有3个项目入围50强:静安区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社区居委会约请制度从“平面”到“立体”积极推进楼宇立体服务站建设详情可参见2014年10月21日《文汇报》14-15版http://whb.news365.com.cn/shjs/201410/t20141021_1368499.html

    为了方便社会各界参与评选,本次活动专设手机微信公众投票渠道

  1.搜索微信公众号:上海社会建设(SH_SHJS)或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2.打开“上海社会建设”公众号对话框,点击对话框下栏的按键进入“投票专区”,即可进行项目查看和投票。

  3.请在50个候选项目中,选择10-30个项目(含10个和30个)为有效,少选、多选或重复选择,均无法提交投票。

  4.在整个投票有效期内,每个微信账号限投一次

  5.投票通道开放时间10月21日0时——11月1日12时

 

 

静安区入围项目介绍

 

32.从“平面”到“立体”积极推进楼宇立体服务站建设

  为进一步创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方式,优化区域商务软环境,2013年,静安区社建办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启动了楼宇立体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网络由“平面”到“立体”的延伸。区社建办制定了实施意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实体服务的运作模式。在内容上,以白领需求为导向,盘活楼宇内闲置的空间,引进科、教、文、卫、商等方面资源,提供诸如白领午餐、爱心妈咪小屋等实体化的“一站式”服务,打造“立体化”社区。在机制上,建立了从选址、立项到实施、评估的工作流程。在管理上,形成由物业、企业、入驻商户和楼宇党群工作者多方参与的自治模式。两年来,楼宇立体服务站的建设打破了政府条块、楼宇、企业和社会资源之间的界限,搭建了全方位、多渠道的资源整合平台。目前全区已建立了楼宇立体服务站11个,预计到2017年底,初步建成由20个左右楼宇立体服务站组成的立体公共服务网络,实现立体和平面社区服务网络的无缝对接。

  

33.社区居委会约请制度

  围绕“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课题,按照“政社对接、互动共治”思路,静安区启动建立由居委会直接约请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共同研究解决居民区实际问题的工作制度:居委开题,社区点将,街道指导;政社合力,破解难题,改善管理;形成常态,管理成效,群众测评。在探索实践中,一抓块上试点,全区12个居委会先行,社建办和街道确定专人蹲点指导。二抓总结提炼,汇编试点工作案例提供面上借鉴,制定实施的规范性文件。三抓条线推进,要求条线变“被约请”为带问题主动对接,立足举一反三,促进长效管理。全面推行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快速化解管理矛盾,全区72个居民区形成发现到处置扁平化运作机制,今年推进约请事项39个,解决管理难题22个。二是约请情况纳入效能监察,问题解决成效由社区群众评议,促进条线工作务实。三是提升居委会组织协调能力,增强社区干部对辖区社会服务资源和行政管理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34.静安区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

  静安区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倡导在章程的主导下,以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区域内社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

  枢纽型社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组建社区服务、社会维稳、青年志愿、公益慈善专业联盟,发挥调查研究、指导培训、交流合作、反映诉求等功能,围绕社会需求开展调研,提出四十余项建议和报告;建立与党政部门沟通协商机制,参与基层自治和协商民主;搭建交流协作、资源整合平台,推动跨界合作,涌现了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和领军人物,引领社会组织健康成长。

枢纽模式实现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提升了党建工作有效性,将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组织依法自治有机统一,同步加强了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和业务建设。2014年静安获“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枢纽模式是创新之亮点。2014年6月市委主要领导在市委办专报批示:“静安区多年来在探索社会组织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和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的实践中有创新、有突破、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