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青年社会组织“生命力”——访区政协委员、静安团区委副书记吴佳妮
两个月前,吴佳妮从上海静安区两新组织促进中心(白领驿家)掌门人“变身”为静安团区委副书记。这次,作为政协委员的她带着《关于青年社会组织基层人才的培育和发展的建议》来到两会现场。“我从青年社会组织中来,对于他们曾经经历的、正在实践的和未来希冀的大部分都能感同身受。现在,我要走到他们中去,激发青年社会组织的活力和创造力,为静安的社会建设添砖加瓦。”她说,从一名社会组织的从业人员转变为一名为青年社会组织提供枢纽服务的工作者,这既是一种换位,又是双重责任的叠加。她将尽自己所能,帮助曾经的“战友们”共同面对社会组织发展中所遇到的亘古不变的话题——“生存与发展”。
社会组织的发展,离不开领军人物,更离不开在基层兢兢业业从事社会工作的普通从业人员。在吴佳妮看来,如今青年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平均月收入普遍在4000元以下,较低的薪资回报和较高的工作强度是导致社会组织基层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人才缺口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
她举例:社会组织承接一个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项目,从项目设计开发到具体实施操作再到后期维护跟踪服务,最终完成总结、结项评估和审计,整个项目的核心价值来源于承接项目的主要工作人员,而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经费支出比例却与工作量难成正比,很有可能一个社会组织每年承接三个10万的项目也养不起一个月入3000元的专职工作人员。再加上基层青年从业人员缺乏像社会组织负责人这样的历练展示平台,久而久之,这些基层人员很难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社会组织从业道路上坚定的走下去。
因此,吴佳妮认为,静安要发展好社会组织,需要大力发展具有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青年社会组织基层力量,打造青年社会组织人才高地。她建议由枢纽型社会组织(社会组织联合会)出台《静安区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待遇福利的指导意见》,其次进一步提高区域内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公益创投项目中人员管理经费比例,再次是调整社会组织专项资金中可用于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等经费的比例,最后要重视社会组织基层青年骨干的物色和培养,在培育领军人物的同时注重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育,分层分类培养人才梯队。同时,吴佳妮也坚信着,随着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创新发展,社会工作者必将会成为“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美好职业,而静安将会是一个起点。